服务支持
找水仪一图一评案例讲解视频81
点评人员:杨佃俊 教授级高工
供图人员:宋桂亮
仪器型号:PQWT-TC500
测量地点:山东滨州
这是利用“星状点”低中找低的成功案例。
点评内容:
1,地层为下白垩系八亩地组,岩性为火山岩,颜色偏黑,说明以酸性为主,当地叫玄武岩,偏硬。
2,上二图为初测,下图为复测,点距1米,1号对1号。
3,从初测原始图看,150米以上为低值,一片蓝,看不出问题。图的最大值0.6。从处理图看,原始图在5号有个低值星状点,复测图在6号有个低值星状点,我们把井位定在了5号半。星状点的深度大约在45~50米。经实打,在50米岩石破碎,出大水,水量大于10方时。有少量石块大如鸡蛋。再向下到90米水量有所增大,160米终孔,最终出水量20方时。
4,这里说的星状点是指纵向横向都很小的异常点,就像一个小星星一般。星状点有低值高值之分,高值星状点在曲线图上就像是一个飞点。低值星状点在原始曲线图上不好辨别,但在处理曲线图上看的很清楚。在剖面图上也可以看出它有一个蓝色的核心。星状点在剖面图上经常可以看到,但大多是干扰造成的,利用星状点定井最关键的是复测要一致,高值越高,低值越低,它和周边的数值反差越大越好。
5,该案例的星状点一次出现在5号,另一次出现在6号,主要是复测时电极位置误差造成的。星状点出现的深度,复测在50米,初测在45米,主要是初测图它下面的数值更高,绘图时就会把星状点向上“顶托”造成的。可见,星状点出现的行或列向左右或上下错动一点仍可视为复测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