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支持

找水仪一图一评案例讲解视频80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17日 分享至: 

080.jpg

点评人员:杨佃俊 教授级高工

供图人员:董昌胜

仪器型号:PQWT-TC150

测量地点:山东蒙阴

图评2019第12号是利用原始曲线图数值线密度的变化做为主要依据,三图联读,分析高值层上下界面的过渡层哪一层是突变的,哪一层是渐变的,进而确定合理打井深度。本案例是用同样的方法分析低值层上下界面哪一层可能是突变,含水层更好,判断效果同样也是好的。

点评内容:

1,本案例岩性为片麻岩,点距1米,上图是原始图,中图是处理图,定点在3号点,复测完全一致。定3号的依据是高值中的低值点,15米以上是v形,以下是倒v形,分析25和40米出水的可能性大,这样分析本无弊病,但因出水深度经常会有偶然性,实打到75米仅出水1方时,是否停钻大家曾产生了犹豫。

2,从处理图看,50~125米之间总体上是个低值层,其上下为高值层,上下各有一个过渡层,这两个过渡层哪一个有可能是突变的呢?从该图看125米以下的颜色比上层淡了一些,这主要是因为上层数值太大压制的结果,不能说明下面的过渡层不是突变的。

3,我们认为,在10米的范围内,如果过渡层是突变的不可能只限于1个测点,各测点都是突变的可能性大,可以从该测线的曲线图上找一两个数值线密度更分明的测点进行分析。

4,根据上述思路,我在曲线图的9点和2点画了上下两条红线,这两条红线上面和下面的数值线明显较密,红线之间只有一条淡紫色的数值线,这条线属于上下哪个界面需要认真分析。它属于哪个界面就说明哪个界面是渐变的,另一个界面就是突变的。

5,在曲线图上2号点这条淡紫色的数值线的特征是,它的数值与左右两个点相比都明显偏高。再看2号点在处理图上,上界面的等值线特征也是数值比左右都明显偏高,而下界面是水平的,说明这条淡紫色数值线应是上界面的,据此可以确定上界面是渐变的,下界面是突变的。此外还可以从处理图上看到,上界面各点从高值到低值的过渡段较长,下界面过渡段较短,据此也可判断那条淡紫色数值线属于上界面的可能性最大,而下界面在两条红线之间的数值线距离更大,更是突变,含水层更好。经实打,到120米突然出了大水,水量达30方时以上,126米终孔。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这个含水层与3号点上部的v字形毫无关系,同样其他测点打到120米出水的概率也都很大,不管你是什么根据定的几号点都有可能歪打正着,这种方法不失为分析含水层的有效方法之一。

6,由于曲线图的数值线看不出深度,使用这种方法进行分析需要认真观察比对,尽量使曲线图的数值线能与剖面图的等值线能对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