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支持

找水仪一图一评案例讲解视频69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01日 分享至: 

0069.jpg

点评人员:杨佃俊 教授级高工

供图人员:满开峰(小满)

仪器型号:PQWT-TC150

测量地点:山东

本案例是寒武系张夏组鲕状灰岩,是低值中找低值的成功案例,也是以处理图为主三图联读预测含水层的典型案例。

点评内容:

1.上图是原始图,图的中部有一层横向的低值条带。在此低值带中有两块数值更低的深蓝区,这两块深蓝区的边界是渐变的还是突变的呢?若是前者则不好,若是后者,是突变的,说明变化梯度大,是含水部位,但仅从原始图中无法分辨。

2.中图是处理图,图中这两块深蓝区的边界都是等值线密集,如同上一个图评所说,等值线从上到下呈稀—密—稀变化,说明其边界变化梯度大,是突变的,容易出水。

3.再从下面的曲线图看,这两块深蓝低值的数值线拉开的距离较大,也如同2019—3号图评一样是上下密集,中间稀疏,同样说明这个边界是突变的。

4.该图定点在12点,实打有两层水,一层在50米左右,一层在70~80米,水量很大,目测30方/时左右,证实了上述分析是正确的。

5.根据上述分析,该图的1~3点和11~15点都是好点。

    由此可见,将3个图联系起来,三图联读,综合分析,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