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支持

找水仪一图一评案例讲解视频64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12日 分享至: 

064.jpg

点评人员:杨佃俊 教授级高工

供图人员:雷明元

仪器型号:PQWT-TC300

测量地点:湖南

上图为原始剖面图,1~13为原测,14~26为复测。下图为处理图。这两个图既有明显的低值下传造成的蓝柱子,也有低值外围层次分明的扩散晕,很有代表性。

点评内容:

1.图中3和16两个蓝柱子是同一个测点,一致性很好,说明这个低值异常是真实的。此地岩性是下石炭系碳质灰岩,容易形成泥填溶洞,分析该低值异常可能是泥洞的反映,泥洞的位置在浅部的可能性大,直达图低的蓝柱是上部泥洞下传造成的。

2.蓝柱子两侧有三层低值扩散晕。以3号点右侧为例,紫线内的深蓝色为第一层,红线内的中蓝色为第二层,绿线内的浅蓝色为第三层。扩散晕的宽度大多不是恒定的,蓝柱与外围的数值相差越大,扩散晕宽度越小,反之宽度越大。在120和170米低值扩散晕宽度最小就是外围是高值岩层造成的结果,蓝柱子两侧的低值扩散晕不对称也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3.该图定点在5号点,距蓝柱2米,实打15~24米打了9米泥洞,有水不大,出泥太多,无法继续下打而停钻。

4.该图没有选3号点是对的,为何选定了5号仍有泥洞呢?我们认为,不论泥洞还是水洞,其形状都是不规则的,不可能是笔直直立的(如处理图那样),在图上所表现出来的笔直下插的蓝柱子应该是在泥洞数值最低处下传的表象而已,不说明其近旁就脱离了泥洞。

5.为避开泥洞,选点时要尽量距蓝柱子远一点,最好到它的扩散晕之外选点,在扩散晕内定点仍避不开泥洞这已是发现的第二个案例,须予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