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支持

一图一评案例讲解视频45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18日 分享至: 

045.jpg


点评人员:杨佃俊 教授级高工

供图人员:王成山

仪器型号:PQWT-TC300

测量地点:临朐

上图是沂源县的,岩性为页岩和灰岩,井位在5点,在78米出水20方/时。下图是临朐县九山镇的,岩性花岗岩,井位在6点,井深93米,60米见水,80米达15方/时。这两个案例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点评内容:

1,这两个案例和上一篇图评相同,都是在深山区测的,再次验证了因大山山体阻挡电磁波,数值很小,与丘陵平原的数值无可比性。上图的最大值为0.3(在9号点的飞点处),一般值为0.0几。下图最大值为0.1,一般值也是0.0几,如果不知岩性这样小的数值很容易造成对岩性的误判。

2,上图90米以上数值略高,等值线水平,规律性强。以下数值更小,规律性不好,90米以下这种数值又小又杂乱无章的图形与其他地方类似的图形大多水不好是一致的。

3,这两个图都无明显的异常点,读图应解读为各测点富水性相近,都有水或都无水,不能认为无异常点就一定无水。

4,出现这种水量很好但无异常点的案例,我们已经点评过两个,其原因一种可能是测线与岩石走向平行,这种情况再垂直测一条线可能会看出变化。另一种可能是点距仅有1米,在7~10米的范围内地质条件确实一致,只是没有不好的点比对而已。如果测线再长,测点再多可能会有变化。点距1米有优点也有缺点,缺点主要是同样多的测点数测控范围太小,容易出现瞎子摸象的后果。如果点距2.5米,测15个点就可控制36米,可比较的范围就更大了,更容易看出地电条件的全貌。